資訊動態
行業資訊
近日有消息指,交通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征求意見稿)》正在公開征求意見,其中一條建議是,“使用低速貨車和總質量為4500kg以下的載貨汽車從事普通貨運經營的,不需要辦理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按照理解,這里所說的“4500kg以下載貨汽車”包括了封閉廂車、微面微卡以及我們熟悉的6米內藍牌輕卡。
● 小型貨車不上營運牌是常態 微卡市場受影響或不大
城市內經營貨運的微面微卡大部分沒有辦理營運證已是眾所周知的事,而據我們走訪廣州的經銷商也了解到,賣出一百臺微卡中大概只有四五臺車上營運牌。對于取消運營證的政策消息,采訪的幾位微車用戶均表示并沒有太多的關注,以及向微卡經銷商問及此舉是否能促進車輛銷量,銷售人員則表示影響或許不大。
● 取消營運證能減少成本 利益偏向藍牌輕卡用戶
而藍牌輕卡作為短途城際物流的主力車型,大部分車輛需要跨城運輸,辦理營運證是必須的。上營運牌的貨車一年要多交幾千元的費用,其中包括交給掛靠公司的管理費及雜費、兩次的季審,其中還沒有算進車輛因季審而缺勤的時間成本。因此藍牌輕卡用戶對該條例建議十分支持。
不過對此消息經銷商的市場人員有不一樣的看法。藍牌輕卡雖然限定總質量為4.5噸以下,但長期載貨量高于核載已經是普遍的現象,這樣的用車情況下車輛不做季審,二維沒得到監督真的可行嗎?其次,取消營運證對于促進輕卡銷量固然有利好的一面,但畢竟貨車銷量是由市場的需求決定的,這跟物流業的發達和整個社會經濟有很大的關系,單是靠這樣的政策扶持,效果不太好說。
● 政策有意扶持物流企業 但對黃牌輕卡考慮不周
經銷商人員還說到,取消營運證的政策實質有意扶持物流企業。上述說到營運車輛季審產生的成本,物流公司都要全部承擔,若此政策真正實施,車輛不用辦理季審,最大的好處就是提高了車隊車輛的出勤率,物流企業的效益也會隨之提升。
然而另外一個問題是,若藍牌車輛取消營運證,那對黃牌輕卡就有失公平。一些快遞物流公司評估自身業務需求后大量購入6.2米、6.8米等黃牌車輛,一旦藍牌輕卡不需辦理營運證,企業則要對使用車輛的成本效益作重新估算,中型的黃牌輕卡或許就不是最佳的用車選擇了。